经武快评|致敬“八一”:“十步之内必有芳草”的荣光从何而来
1927年8月1日,南昌城头的枪声宣告中国革命史上新兴军事力量的诞生。近一个世纪后,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两侧矗立着29位起义将领的半身塑像,其中湖南籍将领有12位。
(资料图片)
李立三,湖南醴陵人,南昌起义的首倡者。蒋介石、汪精卫相继发动“四一二”和“七一五”反革命政变后,7月20日召开的九江会议上,李立三提出,将一些可以争取的部队尽快集中于南昌,在南昌举行起义。
李立三故居。通讯员 摄
贺龙,湖南桑植人,南昌起义的总指挥。起义前夜,贺龙在团以上军官会议上发表讲话:“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,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,反对反动政府,打倒蒋介石,我们今后要听从共产党的领导,绝对服从共产党的命令。”
段德昌、陶铸、颜昌颐、萧克、林伯渠、陈赓、粟裕、朱克靖、许光达、蔡申熙、徐特立、邓中夏、方维夏、柳直荀、郭亮、王尔琢、汪泽楷、贺光珩、姜济寰、姜治……惊心动魄的生死关头、挽大厦于倾倒的危急时刻,总会有湖湘人杰冲在前、打头阵。
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期间曾多次指出,湖南红色资源丰富,十步之内必有芳草。“不吃辣椒不革命”的豪情由何而生?“十步之内必有芳草”的荣光从何而来?“八一”是一扇窗口、一把钥匙。
一
历史的指针往前拨动。1924年春,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正酝酿着又一个“无湘不成军”的传奇。陈赓、左权、陈明仁、蔡申熙、李默庵、宋希濂、邓文仪、袁朴等湖湘儿郎纷纷南下,进入湖南将领程潜担任校长的陆军讲武学校。同年6月,黄埔军校成立,在陈赓等人的极力争取下,陆军讲武学校的158名学生并入黄埔一期。这一“集体入股”,让湖南成为黄埔第一期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,湖南籍共产党员占黄埔一期共产党员的半数以上。国共合作期间,招收六期学员总计14295名,其中湘籍学员有4004名,人数居全国各省第一。
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白果园的程潜公馆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
蔡元培曾在《论湖南的人才》一文中写道:“湖南人性质沉毅,守旧固然守得很凶,趋新也趋得很急。湖南人敢负责任。”
“心忧天下,敢为人先。”这是湖南人刻在基因里的精神特质。
再往前追溯,从曾国藩率领湘勇出乡关、魏源“睁眼看世界”,到谭嗣同等维新志士喊出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这般豪言壮语,清末风云激荡的局势中,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。
萍浏醴起义,“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”以三万之众,发出“建立共和民国,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、获自由之幸福”的宣言,成为武昌起义的预演。
辛亥革命,黄兴、宋教仁、陈天华等人冲锋在前,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,湖南籍有20人。
护国运动,蔡锷、程潜等高举反帝制义旗,通电讨袁,全国响应。
南昌城头的枪响打破寂静,活跃在战场前线的,不仅有湖湘儿郎,还有周铁忠、陈兆森、彭援华、文曼魂、陈紫等一批湘籍女英雄展现巾帼风采。
时代有所召唤,国家有所需要,湖湘儿女云集响应,是以救世为急务的责任担当使然。
二
南昌起义六天之后的“八七会议”上,毛泽东同志提出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的论断。随后,“军叫工农革命,旗号镰刀斧头。”霹雳一声暴动。
以攻打长沙为目标的秋收起义,出现了南昌起义部队的同样遭遇。毛泽东在1936年与斯诺谈话时回顾:“这支领导农民起义的小小队伍,穿过湖南向南转移。它得突破成千上万的国民党部队,进行多次战斗,经受多次挫折。当时部队的纪律差,政治训练水平低,指战员中有许多动摇分子。开小差的很多。”
硝烟散去之后,困局中的上下求索、艰难中的躬行实践更显英雄本色。岳麓书院讲堂前悬挂的“实事求是”匾额,让曾两度寓居于此的湖南青年思索中国革命该往何处去。
基于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等调查研究,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昭示出光明的方向——路线从国情中来,军队向农民中去。
最早刊有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的《战士》周刊第35期至36期合刊。(资料图片)
路线既定,重整旗鼓。“支部建在连上”“官兵平等”“三大纪律”和“六项注意”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,让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型人民军队,从根本上具备了以往任何武装所不具备的先进性、革命性、彻底性;“党指挥枪”的政治原则,让人民军队铸就“听党指挥、敢打能胜”“敢于消灭一切敌人”的强大战斗力。
1928年4月下旬,朱德、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,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。南昌起义的火种传递到湘赣边界。星星之火,汇聚燎原之势。
三
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。从南昌辗转南下,起义军一路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。汤坑战败之后,国民革命军何去何从?贺龙明确表示:“我心不甘,我要干到底。就让我回湘西,我要卷土重来。”
城头变幻大王旗,忍看朋辈成新鬼?南昌起义时,贺龙所率领的起义部队中有3000多人是桑植子弟。
贺龙返乡的消息传开后,他的兄弟姐妹、亲友部下及家乡农民武装等闻讯纷纷赶来投奔。大旗一竖,招兵买马,很快又拉起了一支3000多人的队伍。
“黑夜茫茫风雨狂,跟随常兄赴疆场。流血身死何所惧,刀剑丛中斩豺狼。”贺龙的堂弟贺锦斋诗中的“常兄”,即贺龙。从1916年贺龙“两把菜刀闹革命”,到1935年红二六军团出发长征,只有20万人口的桑植,共有两万人跟随贺龙一起闹革命。
“寸土千滴烈士血,一步一尊英雄躯。”芳草之地,涌动着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、代代相传的报国热忱。
土地革命时期,湖南有40多万人参加红军和工农地方武装。
全面抗战的八年时间里,3000万人口的湖南省,先后出动210多万子弟兵,奔赴各地抗日前线。平均每15个湖南人中,就有一个人走上了殊死的战场。左权将军血洒太行山,成为我军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。
解放战争期间,彭德怀、罗荣桓、粟裕、陈赓、谭震林等一大批湘籍将领屡建奇功。
抗美援朝,堪称新中国的“立国之战”。在与世界最强大敌手的对决中,湖湘儿女再度书写辉煌——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都是湖南将领;6.7万名湖湘儿女先后奔赴朝鲜,万余湖湘子弟血洒他乡。
“雄伟的井冈山,八一军旗红,开天辟地第一回,人民有了子弟兵。”猎猎作响的“八一”军旗飘扬九十六载,“打响第一枪”的英勇豪情始终盘旋在历史的天空。
6月28日拍摄的“井冈红旗”雕塑。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
当我们再度回望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,南昌起义精神永远闪耀。这份功勋属于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革命先烈,也属于如今守护家国安澜的“钢铁长城”。荣耀属于伟大的中国军人,也属于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。
当我们再一次凝视脚下这片“十步之内必有芳草”的三湘大地,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、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、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,指引湖湘儿女继续在新征程上劈波斩浪、勇立潮头。
今天,我们再一次迎来建军节,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送上节日的祝福,也祝愿祖国山河无恙、民族与日月同光。
关键词: